青年与信仰

青年与信仰

--敬文书院2017年“新东方杯”演讲比赛顺利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6-14浏览次数:608

2017531日下午两点,以“青年与信仰为题的敬文书院2017年“新东方杯演讲比赛决赛在校本部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苏州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副处长陆岸、敬文书院院长马卫中、敬文书院党委书记王剑敏、新东方资深教师曹玉婷、苏大青年演说家季军申登辉、2017 Model APEC 东部地区12强李嘉琦、15届校辩论赛季军王冲、2016年“外研社杯”英语辩论赛苏大校选赛最佳辩手范诗萌出席了此次比赛并担任评委。来自敬文书院的李昀和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的高添天获一等奖,王若水、梅宇涵、黄琳涵、王艳萍获二等奖,谢铭�等六位同学获三等奖。

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常态化,强化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把思想教育作为首要任务,敬文书院党委将本次演讲比赛的主题确定为“青年与信仰”。来自全校各学院()学生踊跃报名,盛况空前。经过初赛的层层筛选,最终共有8位中文组选手、4位英文组选手脱颖而出,登上了决赛的舞台。在决赛正式拉开帷幕之前,马卫中院长发表了热情洋溢、鼓舞人心的讲话,为在场选手增添了信心,让观众对比赛有了更多期待。

随后比赛正式开始。决赛分为两轮,在第一轮的自拟题目演讲中,首先上场的中文组选手两人一组,就“青年与信仰”展开了合作演讲,随后的英文组选手们则针对不同的情境发表了精彩的个人演讲。经过嘉宾和大众评审的打分,中文组的李昀、王若水、王艳萍、黄琳涵,英文组的高添天、梅宇涵成功晋级决赛第二轮。

第二轮是即兴演讲,选手们现场抽题,思考一分钟后开始演讲。在中文组,各位选手就人生探索、生命阳光等问题进行演讲。各选手高超的演讲技巧、绝佳的临场应变能力给在场各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后,陆岸副处长对本次演讲进行了点评,他肯定了各位参赛选手的优秀表现,同时也对在场青年提出了勉励与期望。

最后嘉宾向一、二、三等奖和优胜奖获奖选手颁发获奖证书并合影留念。

综观本次演讲比赛,广大青年学生与信仰进行了一次深入对话:

物质化的时代下,信仰似乎成为一个人可有可无的附属物,现实压力下的大学生,更多想着如何找到体面的工作,赚到更多的钱。为什么最纯粹的大学生群体中,信仰却成了“奢侈品”?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社会价值的多元化,让一些年轻人在浮躁焦虑中困惑。或者愤世嫉俗,或者悲天怜悯。“�丝”这个词的流行种程度上来说体现了信仰的逃避主义或者虚无主义,是对理想追求的自我放弃。

    面对革命先烈们曾经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为什么他们能在那种环境下坚持下来?为什么那个年代的青年都充满了理想和斗志?或许,当代青年人可以在历史追问中寻找到破解迷茫的路径。当代青年大学生需要像先辈们一样,拥有坚定的信仰。

    在怀疑的时代,当代青年大学生需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的理想信念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进程密切相连,实现中国梦需要青年,也成就青年。

    

    

(青年传媒中心 凌瑜/稿件、刘笑言/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