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归来论谪仙,吟诗授道赏少陵

西域归来论谪仙,吟诗授道赏少陵

――苏州大学敬文书院院长罗时进教授做客敬文讲堂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10-17浏览次数:1093

20161012日晚,苏州大学敬文书院院长、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吴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苏州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苏州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罗时进教授做客敬文讲堂,在校本部理工楼153教室为同学们带来了系列精彩讲座――《李白与杜甫――中国诗史的巅峰》。罗时进教授对唐代诗歌有深入的研究,在古代文学方面有深厚的造诣,在学界具有影响力。

1.JPG

罗时进教授从几段“有意味的诗学经历”讲起,其中有与博士生关于李白、杜甫在当今影响的对话,有赴吉尔吉斯斯坦国考察李白出生地的过程,有最近访问成都杜甫草堂的情景。这种由浅入深的演讲方式不仅引起了同学的兴趣,也消除了同学们对于诗歌王国的神秘感与距离感。随后,罗时进教授从李白与杜甫的身世遭遇、从政经历、性格特点、政治理想、诗歌特点进行比较与分析,选用李杜名篇讲解诗情内蕴,从学理与感性上使同学们“走近了李白与杜甫”。古体性的诗今人还能不能做,古代伟大的诗人如何进入今人的创作?罗时进教授与同学们分享了他赴吉尔吉斯斯坦考察李白出生地时所作的《碎叶行》,让同学们加深对“诗”的感知,给同学们真实而切近的启示。

2.JPG

罗时进教授有深厚的诗学修养,讲座过程中精辟之言汩汩,情怀之论滔滔,很多名句名篇更是信手拈来。同学们被罗院长的讲座所深深吸引,在问答环节中纷纷向他请教。同学们对于是李白、杜甫不同的“入仕途径”背后的“人才选拔制度”等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罗时进教授不仅一一作答,而且也发表了他对古代以及现代的人才选拔政策的见解,同学们仿佛已跟随他的思维和脚步共同穿越进唐代,同品李白的仙风道骨、杜甫的忧国忧民。

3.jpg

通过此次敬文讲堂,同学们不仅对两位伟大的诗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古典诗歌,唐代文化产生了兴趣,更对文学和人生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敬文书院开设经典会通、文化传承等系列敬文讲堂课程,力求通过文理互渗、多学科交融拓展同学们的视野,提高同学们的文学素养,培养同学们的人文情怀。相信同学们一定在本次敬文讲堂汲取了盛唐之精华,以此作为人生助力,装备上人文与真知的助推器,朝着“诗和远方”迈进。

4.JPG

最后附录罗时进教授所作《碎叶行》

生在西域太白公,唤我探奇越山崇。一时身与诸天接,云生下界掠似鸿。

长行幸藉地脉通,瞻望渺远起夕红。旅人神往思骛级,岂料苍茫荒丘空。

谪星祗合溟�造,碎叶地灵神佑祷。遗址掘得残碑在,疑雾渐从眼前扫。

羁縻经略遣远蹈,史实繁复待辨考。轻抹尘埃欲究竟,仓颉作证托怀宝。

此处往昔称雄州,胡姬宝马夸不休。而今发覆理旧基,难画城堡屋宇稠。

诗仙旧迹藏奥幽,祭酒鸣枪晚风遒。魂兮归来致恭敬,天山遥看愁白头。

羌将愁心明月照,月下举杯星熠耀。记得三人尝对影,光阴驹隙千稔少。

山苍苍兮水淼淼,湖畔夜归作长啸。思接今古向深秋,声带胡气惊万窍。

(青年传媒中心  陈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