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范性的学术与人生

典范性的学术与人生

――苏州大学文学院杨旭辉博士做客敬文讲堂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10-01浏览次数:1147

2016921晚,苏州大学杨旭辉博士做客敬文讲堂,在校本部理工楼153教室为同学们带来了系列精彩讲座――《吴宓<文学与人生>导读》。杨老师在文学领域有深厚的造诣,他是苏州大学首届“五四青年奖”获得者,并曾多次获得苏州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在科研上也屡获奖励,在学界具有一定影响。

杨老师从《文学与人生》封面上钱钟书先生的题字谈起,结合一张吴宓与清华四导师的合照,概述了吴宓极高的学术造诣。随后,他分别从吴宓的人生经历、学术思想、《文学与人生》的核心问题这几个方面给同学们介绍了吴宓为人与此书精华,最后强调了人文主义思想在文学与人生命题中的重要作用。

讲座中,杨老师不断联系现实,给同学们真实切身的启示。讲到民国时期人才选拔机制时,联系到对如今教育者进行人才选拔和培养的启示;深情讲述吴宓先生在文革爆发、右眼失明、左腿残废的困境下仍执着于学问时,表达了对其品格的敬仰;讲述吴宓先生汇通中西的学术思路时,表达了对当今一流学者能贯通中国传统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期待;介绍《文学与人生》中对文学功用的强调时,提到“物质水平与精神道德水平不同步”在今日仍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

杨老师学识渊博,颇有民国“老先生”遗风,讲座过程中精辟之言汩汩,情怀之论滔滔,一些哲理名言更是信手拈来。同学们仿佛已穿越进民国时代,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下追求学术理想,倾听鲁迅、郭沫若、胡适、陈寅恪等大家的演讲,满怀忧患意识与崇高道德,对文学与人生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敬文书院开设的经典会通、文化传承等系列敬文讲堂课程,极大地拓展了同学们的视野,提高了同学们的文学素养及人文情怀。与此同时,书院始终践行通识教育,力图通过广博的知识塑造全人。相信同学们一定会以此为助力,插上人文与真知的翅膀,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青年传媒中心 谢静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