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是做人之本,创新是强国之策

爱国是做人之本,创新是强国之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昂海松教授做客敬文讲堂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4-18浏览次数:1101

    2016年4月6日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昂海松教授应敬文书院罗时进院长和王剑敏书记的邀请,来到红楼115为敬文讲堂“创新探索”系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给我一双翅膀:现代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昂海松教授是国家级教学名师,现任南航航空工程国家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兼任中国航空学会理事,多年来从事飞行器设计研究与教学工作,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防科技进步奖,为我国的科技发展与国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讲座以歌曲《纸飞机》开篇,从古老的飞天神话入题,将同学们带入神秘的宇宙空间和航天领域。昂教授运用了大量视频、音频和图片展示了各种飞机机型和导弹、航母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令同学们增长见识,开阔眼界。除了讲授各种战斗机、导弹的研发原理外,讲座还涉及了许多科技文化知识,航空技术的民用问题,使同学们全方位地体会到航空航天科学的当代应用领域的多样性。

    

如何进行探索创新?昂海松教授向学生们介绍了他与研究生共同开展的科研项目,其中屡获奖励的微型飞行器的视频使同学们赞叹不已。昂教授鼓励同学们要精进学业,争取为祖国的航空事业、科技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同时,他盛赞了敬文讲堂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意义,他说“人文的理想是自由,人文的形式是科学”,“想象是创新的源始”。他鼓励同学们不但要学习自己专业知识,还应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在学科交叉中寻找创新点。他认为在追求知识的同时,要善于思考,善于想象,一切建立在科学思维和探求精神基础上的想象都值得鼓励。

 在提问互动阶段,同学们表现出“向名师追问”的热情,有近20名同学踊跃提问,表达观点。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专业的同学提出了角度不同的问题。有“军事迷”的同学,提出“超音速飞机”和“太阳能飞机”的相关问题,以及“新型战斗机和大型航母的战略意义”,“国产发动机如何提高性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老式飞行作战技术对于现代飞行员培养的意义”等等。有些同学的提问“很科学”或“很实用化”,如“纺织工程如何在航空事业中有所作为”、“日常乘坐的飞机哪种机型最安全”。昂教授都给予了答疑解惑,他深入浅出的引导、幽默诙谐的语言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罗时进院长主持了讲座,王剑敏书记以及书院常任导师出席了本次活动。罗院长在对讲座总结中,对昂海松教授精彩演讲表达了感谢,并充分赞许昂教授提出的“爱国是做人之本,创新是强国之策”的观点,认为这与敬文书院“为国储材,自助助人”的院训以及“砺成国器”的激励导向不谋而合;要落实好书院的人文科技融通计划,学科渗透,培养全方位人才;书院学子应将国家需要化作创新动力,在创新探索上有作为,有建树。 

                             (新闻中心 陈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