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撷科学之繁星,迸溅思维之火花

采撷科学之繁星,迸溅思维之火花

――美国圣迭戈加州大学程贞一教授为敬文书院开设系列讲座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3-30浏览次数:1151

2014323日至327日,国际物理学界著名科学家、美国圣迭戈加州大学终身教授、美国物理学会会士程贞一先生应敬文书院院长罗时进教授邀请做客敬文讲堂,在校本部红楼115会议室给同学们带来了三场创新探索系列讲座。三场讲座的主题分别是:“为什么一个物理学家从事中华科技史研究”,“古代中华声学、近代考古声学的辉煌成就”以及“文化多样性的互补互助原理”。

在短短一周的时间里,程贞一教授以其睿智独到的见解和精采生动的讲述引领敬文学子们走进了一个科学与人文交融的知识世界。从量子力学到考古声学,再到古代中西数学,每一场讲述都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新知识领域的大门,启迪着同学们去发现、思考、探索、创造。在首场讲座中,程贞一教授回顾了他早年求学的经历,在此过程中他体悟到科学不分民族、文化、国界的道理,并开始关注中国古代文明成果与西方科学的联系。他通过生动的案例不断启发在座的同学们去思考科学与文化、物理学与人文学的相互作用。第二场讲座,程贞一教授则放眼古代声学,将其作为一个切入口来论证西方科学在我国古代文明成果中的成功应用。譬如经典的“大音希声”中的声音共振原理和以宫商角徵羽为代表的音律,都足以表明中国古代声学的源远流长和令人惊叹的相对领先性。在最后一场讲座中,程贞一教授着力于分析古代中西数学运算思路上的异同。一方面,古代中国数学致力于以推导得成而西方则着重于公理证明;另一方面,又都涉及到通类思维与分隔思维的区别与联系。对此,程贞一教授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当今先进的科学通常牵涉到跨科目研究。唯有同术相学,同事相观,将交结联想与分隔思考相结合,才是做学问最正确的方法和态度。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聆听讲座的敬文书院同学并非全是理工科学生,很多同学来自于商学、法学、外国语等人文类专业,本次系列讲座还吸引了许多非敬文书院的学生。于他们而言,程贞一教授的讲授无疑开启了一段新鲜而有趣的旅程,带领他们畅游了广袤而深远的科学世界。程教授的讲座打通文理,在当前学科分类尤为细密的背景下,揭示出学科交叉渗透思维方式的重要意义。正如程贞一教授所言:“数与道非二本也。”化学、物理、数学之应用在某种程度上完全可以上升到哲学、文化的高度。在每次讲座的结束之前,都安排了交流对话的互动环节,同学们提问踊跃,表现出与大师对话、探索创新方法的热情。通过此次系列讲座,同学们不仅扩展了知识面的广度,更延伸了思维的深度,增加了看待问题的角度。

本次敬文讲堂创新探索系列讲座得到了苏州大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327日中午,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江作军专程来到程贞一教授下榻的饭店看望,与程教授进行了亲切会谈。江作军副校长对程贞一教授在百忙之中来我校讲学表示感谢,感谢他带来了如此精彩的课程,同时希望程教授今后能够常来苏大做客,让更多的苏大学子们领略到人文与科学交织的美丽光芒。

敬文书院始终致力于实施科技人文融通计划,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一系列“敬文讲堂”的课程正是这样一个拓展学生视野、提升综合素质的良好平台。程贞一教授带来的这场学术盛宴已落下了帷幕,但一位物理学家家终身探求科学的精神给敬文书院学子的印象是深刻的,长远的。

 

(新闻中心 邢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