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处事之璞玉,探人生之善道

寻处事之璞玉,探人生之善道

――台湾大学何寄澎教授做客敬文讲堂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10-20浏览次数:1071

    20141012日晚630,原台湾大学学务长、中文系主任,著名古典文学研究学者,现代散文研究专家何寄澎教授应敬文书院院长罗时进教授之邀,在红楼315会议室给敬文学子们带来了一场意韵深长的讲座――《生命中的几种必要》。何寄澎教授曾出版古典文学研究专著多种,著有散文集《等待》等,在海峡两岸深具影响。在此次讲座中,何教授从中国传统文化,现当代文化的角度及自己的人生经验向同学们生动地讲述了这一人文性课题。

    何寄澎教授以一首现代诗歌开篇,围绕生命中的十种必要分别进行了细致的讲述。他首先提出认识自己之必要,强调要时时反省自身,适性扬才;二是认识他人之必要,做一个认人识人的智者;三是慎重选择之必要,何教授适时引用陶渊明诗三首点明了真正的选择是明之失却不改其择,如此方能无怨无悔,锲而不舍;四是不断追寻随遇而安之必要,如苏东坡先生一般,遭遇人生逆境时,以艺术的方式发现生活之精彩有趣;五是善守本分之必要,时刻扮演好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尽职尽责;六是诚实真诚面对自我之必要,时时思己过,坦然面对人生;七是明辨是非之必要,不被社会一时兴起的的价值观所左右,保持清醒的头脑,留住心中的雅;八是尊重与开怀之必要,尊重与关怀是人文素养的核心;九是品味之必要,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培养自己的品味,做一个精致有效率的人;十是简单纯粹之必要,在功利化的社会中,保持一份浪漫与纯真,不忘初衷。与此同时,何教授建议学生们多多接触传统文化,品读《史记》,《孟子》等经典著作,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获得人生的启示。整个讲座如一篇哲理散文,时时处处散发着人文的美感和哲思的生动。

  

    在提问互动环节,同学们的参与热情主动,整个会场洋溢着活力与学术的氛围。提问涉及人生、学术、文学等多个方面,何教授都进行了细致的回答,进一步展开了精妙的解读。讲座在热情洋溢的气氛中结束,同学们纷纷与何教授合影留念。

敬文书院始终践行“为国储材,自助助人”,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个性培养,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旨在将学生塑造为兼具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的全方位人才。相信经过本次精彩的讲座,敬文学子将进一步领会人生之追求,寻处事之璞玉,探生命之善道。

                                                                      (新闻中心  徐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