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0日晚,苏州博物馆志愿者、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副教授王怡老师做客敬文讲堂,作了题为“衡山仰止――吴门画派之文徵明特展”的专题讲座,为敬文书院13级全体同学带来了一场关于吴门画派的文化饕餮盛宴。
王怡老师首先以历史为引,向同学们介绍了十六世纪上半叶,吴门画派进入全盛时期的时代背景。文徵明是继沈周之后吴门画派的核心人物,他的绘画和书法艺术传承不绝,直接嗣承他的书画风格的亲属、学生众多,形成了以文徵明为核心的庞大画家队伍,后人称之为“吴派”。
王怡老师通过穿插吴门画派的发展历程,向大家讲述了文徵明拜师学艺,交友论道的传奇一生。其人仕途不顺,屡因某一缺陷至全盘皆输,遂不断学习,至书法诸体皆能,绘画形神兼具,意境自出机杼,擅长诗文鉴赏均有珍品传世。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的《行书兰亭序》就是文徵明独特书法的力证,此书不似原作,结体平正,行笔流润,风格遒劲,神气完足,独具匠心。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桃园问津图》亦有异曲同工之妙,根据文意经营景致,运笔粗放,设色清丽,为文徵明“粗文”一路的代表作。
通过王怡老师的详细介绍,文徵明高洁端直的人品、广泛深厚的艺术修养、谦和敦厚的性格为同学们所敬重。本次讲座也进一步激发了敬文书院学生对吴文化进行深入探究的兴趣。
(记者:周凡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