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计算概述——薛巍教授做客敬文讲堂

高性能计算概述——薛巍教授做客敬文讲堂

发布者:敬文书院发布时间:2023-11-06浏览次数:10

11月1日下午,敬文讲堂第232讲在校本部东吴大讲堂举行。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总工程师薛巍应邀作题为《高性能计算概述》的专题讲座。


无论是全球的台风气象预报,还是谷歌一类的搜索引擎,这些与人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都有高性能计算在背后作为支撑。薛教授通过几个简单的例子,让高性能计算存在的意义明朗起来。


图片




高性能计算的核心方法为处理任务时使用并行处理,在多个处理单元上同时处理任务。薛教授简明扼要地指出,高性能计算不断发展的目标,就是将同一个问题算得更快,以便利用更多计算资源求解更大的问题。在这里,薛教授补充了衡量高性能计算速度的关键指标是每秒钟的浮点计算能力。在今年六月的超级计算机算力排名中,我国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位列第七。事实上,我国顶尖超级计算机的规模和数量都处于领先地位,但芯片和软件等较为精细的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难以打破的技术壁垒,在集群计算,通讯计算方面较为薄弱。薛教授多次强调,这是我国2035年攻克更高效超算难关道路上必须跨越的障碍。

最后,薛教授明确了关键的一点——人类需要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新知识和技能来适应发展。展望未来,功耗、算力、成本等问题充满挑战,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继往开来、奋发有为。正如薛教授所言,高性能计算旨在解决富有挑战性的技术和数据分析问题,而随着处理器技术发展,高性能计算日趋普及,前景光明,道阻且长。




图片




提问环节,同学就薛教授反复提及的观点“个人电脑的明天就是超算的今天”,希望了解超算在未来应用于个人电脑中的场景。薛教授轻松愉快地以日常生活中的案例予以解答,例如通过手表进行视频通话,将超级芯片压缩进手机中。降低编程的复杂度、芯片的成本以实现这一目标,也是每一位数据科学从业者的责任。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生活与便捷化、智能化的高性能计算挂钩。它已经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专业术语,而是在广大数据科学从业者的努力下“飞入寻常百姓家”。我们正在大踏步地向着一个互联互通,共享共创的时代迈进。希望年轻一代把握高性能计算的机遇,担当起为革新而付出努力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