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计算概述——薛巍教授做客敬文讲堂

高性能计算概述——薛巍教授做客敬文讲堂

发布者:敬文书院发布时间:2025-10-22浏览次数:10

10月22日下午,敬文讲堂第274讲在图书馆五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副系主任,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总工程师薛巍教授应邀作题为《高性能计算概述》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敬文书院院长钱振明教授主持。


图片




薛教授先提出本次的课程从为什么需要高性能计算、高性能计算的定义、无所不在的并行处理、高性能计算的未来挑战四个方面展开。

教授先通过台风预报中的“追风”引入话题需要高性能计算的原因,阐明了强大的算力和高效的算力运用是AI领域创新的动力。接着,他向同学们介绍了高性能计算的定义,这是一个交叉研究领域,涉及处理器体系结构、语言与运行时系统、模型与算法、计算系统、乃至不同应用研究。接着,薛教授提出并行处理包括串行处理和并行处理,并介绍了如何计算峰值性能并提出了其目标。

通过与他国的对比,薛教授用图片、数字向同学们展示了高性能计算机中的中国力量,例如,当前排名世界第二十一位的神威太湖之光,具有先进的水冷系统,是全世界第一台千万核计算系统,其凭超大规模并行、多精度架构,成为当前超级计算机的主流。

薛教授进一步讲解了完全采用商用硬件和软件的集群计算机,并通过时间顺序介绍了集群计算机的历史,向大家展示了清华大学集群计算机的研制过程。教授提出从单核走向多核处理器再走向移动处理器是未来的趋势。

最后,教授提出了其面临的几大挑战:一是系统竞争、能耗挑战;二是算力难转化为难题求解能力;三是未来应用的快速演进;四是其移植和优化成本高;五是大规模计算系统的管理挑战,也希望同学能够深入理解其原则和结构,努力学习掌握专业技能,坚持走中国之路。

图片

提问环节,同学们就对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看法和认识提出疑问,薛教授表示,目前计算机的发展与社会的期待仍然有一定的距离,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图片


此次讲座使同学们对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了大家对科技的兴趣,也为同学们在计算机方面未来的不断探索与创新提供了新的启示和思考。